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非常感谢书友取名好麻烦的再次打赏和推荐票!^-^)

“天、地、君、亲、师”的思想发端于《国语》,形成于《荀子》——

荀子先生说:

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貌似“祖先”还能排在君王与老师前面。但从东汉《太平经》中开始,就出现了形式整齐的“天地君父师”的说法了,明清以后更是严苛了这五项的次序,不能瞎改的。

天地自不用多说,那是主宰一切,化育万物的象征。

至于“君王”嘛,是不是值得排在父母和老师前面,在后世的陈成看来值得商榷。恐怕荀子同样不这么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孟子就更不这么认为了。

可是这并不妨碍此时大唐的人如神明一般地崇敬李隆基陛下。

毕竟从传说中的伏羲女娲开始,炎帝、黄帝、尧、舜、禹、汤、文、武、汉文景,这些人都是历史的有道明君,在他们治理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是后人都十分向往的时代。

开元年间的大唐子民们这份“向往”会稍微淡一点,毕竟当今天子在他们看来,已经足以竞争古往今来最英明神武的君王,哪怕跟太宗皇帝相比,也并不逊色。

起码当今天子只杀儿子,不杀兄弟吧?

当然,姑妈太平公主、伯母韦后、堂姐或堂妹安乐公主(与隆基同年,月份不详),他也没少杀。但是武则天之后,女人又不能“顶半边天”了,杀就杀了呗。

总之,国民对于开元年间的李隆基,基本呈现全面支持的态度,即便他有杀子、娶媳(快了)的错谬,大家也都是同情,而不是责怪。

对于这样一位“完人”,我怎么好下笔呢?

陈成左右为难。

溜须拍马自不困难,毕竟他以前当着李隆基的面写过很多“奉和圣制”这种无聊诗作,大多不甚精彩,自己后来看了都想吐;

可真要抒发内心真情实感,哪怕他有《长恨歌》《马嵬》等经典诗作可以借鉴,但只怕在这些还把李隆基看做圣人的憨憨老百姓看来,完全得不到共鸣!

难啊!

我现在真的就想写“如何二纪为天子,不及陈家有莫愁”呢!你当了三十年皇帝,认识的美眉还没有小陈我认识的“李莫愁姐姐”漂亮,嘻!

莫家烤猪的副作用仍然在延续,今天的陈成什么东西都能想到,就是没办法好好捋清楚思路来写诗,是他三次对决大诗师以来状态最差的一次,抓耳挠腮,急得不行。

在他着急的时候,骨骼清奇的陶李罗三位教习先生竟然同时闪电般地完成了诗作,引得众人侧目。

“写诗嘛,三言两语,直抒胸臆,自是很容易的。”罗诗师洋洋自得道,把自己的大作展示给泰伦等人看,如果不是路承允大诗师在此,他还能把自己的机智多才更加渲染一番。

众人见他写的是:

不保京城只顾身,江摇地动众臣沦。

井中未死千秋恨,安乐长安愧对民!

“罗先生这写的是……”

“陈后主啊!”罗教习洋洋自得道。

“扑通!”

陈成狂汗险些摔倒,没必要上来就鞭尸我们家陈朝、我们家祖先吧?

虽然小陈我与陈叔宝并无血缘关系。

罗先生的诗句写得通俗易懂,人人了然。

说的是隋军攻陈的时候,后主吓得魂不附体,打算逃匿,完全不管臣下的劝阻。连他都这么软弱,何况群臣。军队一哄而散,城内文武百官皆遁,朝堂为之一空。

隋军排闼而入,从宫中的一口枯井中捉住后主、张丽华,押到韩擒虎帐下。罗教习感慨说:可惜啊,后主没有死在那口枯井里,要不然还体面一点,不用到长安去当俘虏。

当俘虏就当俘虏吧,这家伙跟蜀后主刘禅一个德行,“乐不思陈”,沉湎酒色,醉生梦死。

如此废柴、肥宅,当真是愧对陈朝万民啊!

听着罗诗师的感慨,陈成心想:愧对什么万民啊,后主也就对不起我吧?

如果隋军攻陈时,后主不摆出“一字长蛇阵”这样的骚操作,说不定小陈我现在还是陈朝的王公贵族呢!

哪需要现在风餐露宿,跟你们这些草头百姓比拼作诗啊!

普通百姓呢,跟大爷也吃饭,跟二爷也吃饭,隋唐盛世,生活肯定比陈朝偏安更好。

也就首都金陵的百姓惨一点,灭陈之后,金陵直接从“国际一线大都市”变成了大农村,到现在都没恢复过来。

也就现在秦淮河风俗产业还算搞得有声有色吧!

“唔,后主既无大志,也无才干,说是君王,恐怕过了一点吧?”陶教习看着罗教习的大作,若有所思道。

陈成不大满意:我们陈朝,好歹也是半壁江山,气象好的时候,比南宋还要景气一些呢!

后主是正儿八经的陈朝末代皇帝,没必要连个曾经的“君王”头衔都给剥夺吧!

而且你说他没大志我也就忍了,说没才干,我就不服气。

像我们后主这样的亡国之君,哪个不是多才多艺,样样精通啊?

有本事阁下给我写一篇“玉树后庭花”来看看?

吐槽的话有很多,可陈成毕竟“利益相关”,不便多说,最后还是匿了。

“你说我写得不行,那你写的什么啊?”罗诗师看到陶诗师今天竟然找自己的茬,有些不大高兴。

陶诗师嘿嘿一笑:“我也是一首七绝。”

他写的是:

劳极身心护紫宸,焉知鼎祚已沉沦。

江山皆被赵高误,谁道孤王不爱民!

“你写的是——”

“秦三世啊!”

罗诗师:“……”

你说我写的“陈后主”说君王不够格,那你写的这位更加不够格吧?

前面说的“鼎祚沉沦”很多人都对得上号,但是一提到“赵高”,自然就知道此人是谁了。

所谓“秦三世”就是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在位46天。初称皇帝,后改称秦王,一般称为秦王子婴,并没有谁真把他算“一世”,公认的说法是秦朝“二世而亡”。

当然,子婴作为扶苏的儿子,又诛杀了赵高,是否“爱民”不得而知,但还是能给人一点期待和遐想的。

只不过他上台的时候秦朝已经有名无实,六国独立,很快就被刘邦破关,等项羽入咸阳之后,又被立即杀死。

整个过程实在过于仓促草率,“君王”完全不够格,“劳极身心护紫宸”更是没有有力论据,所以陶诗师的这首“秦王子婴”无法令人信服。

一看到陶罗二人都拉胯了,李诗师喜上眉梢,我的机会来了!

我早就跟莫公子说了,我的才学比这二人为高,理应给我加薪,他还没同意,现在正是我证明自己的好机会!

“大家莫要争了,且看本人这首诗作!”李诗师笑眯眯道:“我的也是一首七绝!”


页面连接:http://www.themonsterporn.com/txt_0_bb8v8/58db5deb.html

大猫电影网 低端影视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烟雨红尘小说网22中文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