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非常感谢书友取名好麻烦的再次打赏和推荐票!^-^)

虽然古代人普遍寿命较短,可毕竟还没到四十呢!

陈成的老爸陈兼岁数更大,但陈成觉得他和老娘再给自己生两个弟弟妹妹完全没有问题。

钟规这写的,实在有点令人无语。

全诗的基调也非常颓废!

上来就说:我这么局促颓废,哪里值得说!

所谓活着,也就是追逐一日两餐而已。(陈成:我的理想无疑比你更崇高,我追逐一日三餐加夜宵!)

家中三十七岁高龄的“老母亲”已经生出白发,可是年轻帅气的我仍然只穿着布衣青衫!

高不成低不就,多么无奈啊!

拿出短笔,为郭璞不借才华给我而忧愁;

取出长竿,又为自己不如竹林七贤的阮咸而惭愧。

我还是回到田野中去,将生命托付给手中的锄头吧!镵,一种铁制的刨土工具,看这字又是“龟”又是“兔”的,还真有乡野气息呢!

整首诗大概可以算作钟氏兄弟归园田居的“前传”,活灵活现地塑造了一个被社会教育,然后放弃理想回农村的迷茫青年形象。

与亲人的联系,大概就是没有满足他们的期望,所以无比羞愧吧。

通俗易懂,只是颈联的典故挺奇怪:

这两句写得有点令人费解,如果不看用典的这两个人,大概可以理解为想到古人自愧不如——

可问题是,阮咸也没啥好“惭愧”的吧!

阮咸是阮籍的侄子,与叔父阮籍同为竹林七贤之一。据《晋书》记载,有一次,阮氏家族众人聚在一起喝酒,当阮咸来了以后,他们就不再用一般的杯子来乘酒喝,而是改用大盆子来盛酒喝,就在大家酒兴正酣时,有很多头猪也跑来凑热闹,群猪来在酒盆前喝酒,这时,只见已经喝醉了的阮咸不管三七二十一跑去和猪抢酒喝,众人狂笑,提醒阮咸:“快把猪撵跑,它正抢你的酒呢!”那活宝却说:“天地造化万物,本来就没有贵贱的区分,为啥就不能让猪喝点酒呢?来来来,猪兄,干杯,干杯!”就这样,阮咸与小猪相看两不厌,各自尽兴,皆大欢喜。

这人癫狂如此,古里古怪的故事不少,诗文却是远不如叔父出名的。

至于钟规引用的阮咸长竿的典故,应该是说,阮咸用长棍挑裤衩的事情。

阮姓是个大家族,一条大路把村庄隔成两块,住在路北高档别墅区的都是大款,称为“北阮”;住在路南贫民窟的那些贫下中农,称为“南阮”。阮咸住在路南,看到别人晒衣物,他也拎出一条打着补丁的粗布大裤衩,找来一根长竹竿,把破裤衩挂在竹竿上,他那皱巴巴的破裤衩,就像一面抗议贫富悬殊的旗帜,迎风放肆地招摇着,让人憋不住笑。有人问他:“你怎么弄了条破裤衩晒呢?”阮咸说:“噢,这就是习俗。我也未能免俗,也就应个景意思意思吧!”

大概是想表达:阮咸尚且还有一条破裤衩,而钟规连条破裤衩都没有吧?

可就这跟“高堂将白发”一样,未免太夸张了,钟氏兄弟就算不是富二代,也不至于一条裤衩都没有吧?

难道你们兄弟俩只有一条裤衩,轮流着穿?

众人狐疑的眼神看着钟规,大钟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倒是钟矩比较洒脱,假装不在意道:“嗨,裤衩嘛,我兄弟二人有一条就行。反正我习惯了之后,下面还比较凉快呢!”

众人:“……”

钟矩还真是一个活宝,嬉笑间就给大哥解了围。

路承允此时开口笑道:“钟大郎的‘长竿愧阮咸’写的奇怪——我看你原本是想写‘诗文愧江淹’吧?”

钟规一愣,然后惭愧道:“大诗师真是目光如炬!不错!原本我是想这么写来着。”

郭璞是两晋时期的大学问家,也是正一道教徒、训诂学家、风水学者,建平太守郭瑗之子,“撒豆成兵”搞不好最初就从他这里来的。

江淹则是南朝的辞赋大家,历仕宋、齐、梁三朝。

两个人相隔两百年,只怕比起郭璞和阮咸更加风马牛不相及。

奈何中国人最爱“关公战秦琼”,一个莫名其妙的故事往往就能将两个完全不搭调的人搅和在一起,就好像李靖和姜子牙,明明一个是唐朝人,一个是商周人,就因为他俩都在“武庙十哲”中,后世愣是将他俩搅和在封神榜的故事里。李靖竟然能在商朝担任明朝才有的总兵,姓老子出生后才有的“李姓”,当真是穿越无比。

可中国人能接受吗?当然啊!封神的故事好听着呢!

郭璞江淹也是如此。

其实就是江淹做过一个荒诞的梦——

在萧齐时期,江淹在宣城太守任上罢官回家,曾在冶亭投宿,梦见一男子自称郭璞,对他说:“我有一枝笔在你这儿放了多年,请还给我。”江淹从怀里摸出一枝五彩笔递给了他,此后再写诗完全写不出好句子了——

后人称之为“江郎才尽”。

很显然,江淹之所以能写出《恨赋》《别赋》,都是因为郭璞肯借笔给他,所以钟规“短笔愁郭璞”就是因为这老小子不肯接才华给自己。

“江郎才尽”的故事很有名,前世的时候,陈成听老爸讲过;这一辈子,陈兼又给他讲过。

好像每一个爸爸都担心自己儿子长大以后“江郎才尽”似的。

问题是你要先有江郎的才,然后才能“才尽”啊!

比如小陈我,就是神童变愚童的典范,所以在我这个时空里,后人形容这种“小时了了大了未佳”的人时,大概率会用“陈郎才尽”来表达。

至于江淹嘛,“江郎才尽”恐怕只是调侃,因为他当过最大的官,还不是在萧齐时代,而是在“江郎才尽”之后的梁武帝时期。

那时候,他担任吏部尚书、散骑常侍、左卫将军,为金紫光禄大夫,封醴陵侯。六十二岁去世时梁武帝萧衍为他穿素服致哀,并赠钱三万、布五十匹。

你可以怀疑梁武帝的其他任何方面,但是不能怀疑梁武帝的才华。

一个已经“江郎才尽”的人,是不会被他老人家如此宠爱信任的。

退步可能是有的,但那也很正常,年龄大了吗,谁还能像年轻时那么才思敏捷!

写《恨赋》《别赋》的时候江淹钟规是不敢自比的,别说他了,陈成路承允另外几位大诗师,也不敢比啊!

钟规想说的是,即便是“才尽”之后的江郎,写出的文章仍然让他这种普通人无比羡慕崇拜惭愧。

这样一来,颈联的两句诗应该更加圆润合理!

可为什么不这么写?

因为“江淹”两个字都是平声。

“阮咸”则是“仄、平”。

这两句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用“江淹”的话就出律了,只能改成古里古怪的阮咸啊!

“唔,诗文之道,不用因言害意啊,但用‘江淹’,又有何妨?”路承允轻笑道。

陈成有点意外,写五律的人要求苛刻,对于这种错谬是忍不了的,路承允竟然能看这么开,还真是让人改观啊!

“不过嘛,我觉得‘阮咸’也可不改。”路承允笑道:“便改为‘短侧怀嵇夜,长竿笑阮咸’——如何?”

钟规一听,大叹路承允修改得精妙!

陈成也忍不住心想:嵇康嵇中散——咱们又见面啦!

嵇康字叔夜,听起来像是一只鸡去打点滴。他与阮咸、阮咸的叔叔阮籍都是竹林七贤,与阮籍又是好基友,用他来与阮咸对仗,再合适不过。

“短侧”则是嵇康的名曲,虽然名气小于《广陵散》《风入松》,但同样是传世佳作。

面对嵇中散这样的“正常”文人雅士怀念仰慕,对于阮咸这样过于狂放的人置之一笑,更加符合钟规这首诗的主题。

大诗师举重若轻,举手投足之间就让一首诗腐朽为神奇,这份功力着实令钟氏兄弟和其他众人钦佩不已。

只是陈成忍不住想:说好的不“以言害意”呢?果然啊,写惯了五律的人还是看不惯别人的音律犯毛病,连举例子都是嵇康这种音律大家!

要是让我改钟规的诗,我就改成“巨槊嘲魏武,长枪刺可汗”!


页面连接:http://www.themonsterporn.com/txt_0_bb8v8/58db5d97.html

大猫电影网 低端影视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飞速中文网飞飞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