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感谢书友取名好麻烦的再次打赏和推荐票!^-^)

“哈哈哈哈,果然被陈兄弟看出来了!”钟矩笑道:“不错,我这诗里的确化用了陈兄弟在逍遥楼的佳句。”

陈成汗颜了一下,自己刚来岭南的那天写了好几首诗,像这个什么“灵岩秀峰重复重,碧玉削出千芙蓉”,基本上属于写完就忘的类别。

因为那天糟糕的战绩,陈成就更不愿意回想了。

难得钟矩提起,如果他不提的话,陈成自己都没啥映像了。

这么一看,小钟的诗才终究还是要比大钟技高一筹,与大钟平铺直叙的“正道”不同,小钟的诗可以说是颇见巧思,隐藏了许多了小细节。

他说:

我曾经非常喜欢太宗文皇帝的那首“初晴落景”诗——

一下就把李世民的诗给嵌入进来了,要想知道小钟想表达什么,你还得把李世民的诗看看才行。

那么李世民的“初晴落景”写了什么呢?

看上去就像是一首普普通通的写景诗,起码前六句都是这样的:

晚霞的时光可以娱乐自己,天气若是晴朗老子就更加高兴。

太阳照耀出百花的色彩,微风吹动着广袤又翠绿的林木。

池塘里的鱼跃起的样子各不相同,园子里的鸟儿叫声也千差万别——

最后李世民来了一句感慨:寄言博通者,知予物外志。

想把这首诗告诉那些博古通今的人,让他们理解一下老子描写这些风景之外的意思。

形式上有点像曹操的标准结束语“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也就是表明:今天就写到这里了,下次再见吧!

本来只是“客套话”,可是小钟说很钟爱这首诗,那就必须要过分解读一下,而且李世民自己也说了“朕有深意,你们去猜吧”!

什么深意?他不说,怎么猜?

只是从他中间两联看上去,像是说:花有上百种,林子也有上千座。水池很多鱼,园子很多鸟——

单纯“多”的话,那就是流水账,可是他提到了“不同”,提到了“还异”。

也就是说,万物都有不同点,即便是看着很相似的鱼、鸟,都有不同!

因为不同,所以美丽!相互对比,相互补充!

动物尚且如此——

何况是人呢?

唐太宗关于不同种族的人,有什么出名的观点吗?

自然是有的!

“由此,我不得不想到太宗皇帝那句名言!”陈成回忆起初一历史课本上李世民那段说:“自古皆贱夷狄而贵中华,朕——唔唔唔,各位当没听见。他——他‘独爱之如一’!”

“是的!自古以来,汉人都轻贱外族,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事实上,外族人虽然与华夏的风俗习惯不同,可不也是人吗?正是因为他们的不同,反而才显得这个世界格外精彩呢!”

“在太宗皇帝的疆土上,无论种族,他都一视同仁!”

“所以,我猜测太宗皇帝大概是以这首诗,来启发群臣们进行‘夷夏之辨’!告诉他们,虽然池鱼跃不同,园鸟声还异,可是他老人家对它们的喜爱是一样的!夷人戎狄,都是不必要的蔑称!理应相同待遇!”

“基于这种宽大包容,所以大唐的恩泽能光照寰宇!统治远迈秦汉的广大疆域!”

“如此,在卫国公李靖灭亡东突厥以后,奚、室韦等十几个部和西域的各小国都纷纷要求内属大唐!”

“逃到高昌的突厥人,听说大唐对归降的突厥人待遇优厚,重贵故土,附于大唐!”

“贞观四年的三月,四夷君长来到长安,请尊奉太宗皇帝为天下各族共同的首领!”陈成给始安七少补了一堂历史课:“是曰:天可汗!”

“天!可!汗!”始安七少听到陈成讲述大唐的光辉事迹,一个个都心生民族自豪感,一腔热血涌现到头脑里了!

当初唐太宗自己听了这个称号,也感觉很新鲜,还说:“我为大唐天子,还要处理可汗的事吗?”群臣和各族君长自然都回复他: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然后高呼万岁。

从此,唐太宗不仅是唐朝的皇帝,还是草原上各民族的“天可汗”,实打实的“天下共主”!

贞观八年太上皇李渊在未央宫摆酒席,命令突厥颉利可汗起舞,又遣南越酋长冯智戴咏诗(此人正是高力士家的高凉冯冼氏),既而笑曰:“胡、越一家,自古未之有也。“

突厥和岭南的首领都团聚在大唐这个“大家庭”下,功劳自然不在于李渊,而在于他有个被尊为“天可汗”的儿子。

以至于李世民晚年曾得意地说:“自古帝王虽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朕才不逮古人而成功过之。”

虽然我的才华“稍逊风骚”,可是我实际创下的功业,已经是古来今来的帝王所不可比拟的了!(狂妄吧?难怪韩国人气不过,要在电影里一箭射爆他的眼睛。)

小钟大概从这首平常的诗里感受到“天可汗”那种博大的胸怀和雄壮的气象,又感动太宗皇帝既爱华夏也爱夷人(毕竟岭南还是属于百越杂交的疏远地带)故而心折不已,从而深爱这首诗。

由李世民的“风动千林翠”,钟矩联想到陈成的诗句“碧玉削出千芙蓉”——

都是“千林”,一个是木头的,一个是石头的,应该差不多吧?

要是太宗皇帝生前能恩临咱们岭南,看到我们这里的奇特风景,想来也是感慨万千吧!

但钟矩我肯定,太宗皇帝的心目中,无论塞北还是岭南,都是他治下的王土!

他对子民的爱!

都不会有差别!

别的君王可能不一定,但是他老人家,我肯定他一定是!

最后一句反问句“拟待勒谁名”也颇有意思,李世民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众位功臣,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褚遂良题字(哪里都有你啊,不愧贞观第一小抄写员!),故而“留名凌烟阁”成为大唐功臣们的最高荣誉。

凌烟阁上已经有这些功臣的大名,再把他们刻在岭南的“芙蓉石山”上,似乎也只是锦上添花。

钟矩的私心恐怕是,他要李世民的大名刻在岭南的每一座山峰上,让后来人都记住他。

毕竟没有这位“天可汗”的恩照,哪来我们岭南人今天的幸福生活呢?(陈成:如果我不是知道十几年前岭南还在李隆基的治下发生过大叛乱,那我就相信你了!)

“陈兄弟深知我心!”钟矩听到陈成说得分毫不差,感慨不已:“如此知音,好生令人开怀!”

陈成心想:还有得着猜嘛,你那副太宗脑残粉、大唐爱国好少年的样子再明显不过了好嘛!

我以前当小粉红的时候恐怕跟你也差不多。

“不过呢,‘天可汗’那段是你说的。”钟矩羞赧道:“我并没有想到这一点。”

陈成:“……”

好吧,我果然还是过分解读了吗?

毕竟不像后世,“民族政策”根本不是大唐教育的重点,所以“天可汗”也没有后世教材里说得那么突出,基本上大家都知道这是历代大唐天子都有的一个称号而已。

经过陈成的解读,钟矩的诗,从让人一头雾水,变得反而“光芒万丈”起来,甚至令始安七少这些少年们想到大唐先辈们的英雄事迹,血脉贲张。


页面连接:http://www.themonsterporn.com/txt_0_bb8v8/58db5d78.html

大猫电影网 低端影视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努努书坊封神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